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浅议商品汽车抵押登记部门/张要伟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0 15:23:31  浏览:98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浅议商品汽车抵押登记部门
(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市信用社 张要伟 zhangyaowei197@sohu.com)

近年来汽车销售市场火爆,成交量迅猛上升,但不少汽车经销商一度陷入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并已直接制约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而用商品汽车抵押贷款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此举不仅能帮助经销商解决燃眉之急,还能拓展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促进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开展了商品汽车抵押贷款的业务,但其中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规范,抵押登记部门也是其中一个问题。
汽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在我国一直作为需要登记的特殊动产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公安部也发布了《机动车登记规定》,对机动车登记作出详细规定。
商品汽车是指经销商买断、未履行汽车牌照登记手续,并且尚未销售出去的车辆。对商品汽车抵押,应当到何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存在争议。担保法第四十二条“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的规定,并不适用于商品汽车,因为商品汽车尚未在运输工具登记部门办理入户手续,无法通过机动车登记证书等权利凭证办理抵押登记。
有人认为,商品汽车不属于担保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抵押登记部门的财产,因此根据担保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商品汽车的抵押登记部门应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
笔者不同意上述观点。汽车在我国作为特殊动产对待,这是没有争议的。商品汽车也属于动产,这也应当属于没有争议的问题。关键是,商品汽车作为动产与已登记的汽车作为特殊动产存在区别,也就是已登记的汽车属于特殊动产,未经登记的商品汽车应当属于一般动产,与企业的桌椅、电脑等动产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商品汽车属于企业的动产。
因此,根据担保法第四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品汽车抵押应当向商品汽车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1998年11月25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职业病是指国家规定的在劳动过程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的总称。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以下简称有害作业)的单位(以下简称有害作业单位)和从事有害作业的劳动者。
第四条 职业病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在制定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统筹安排职业病防治工作。支持和鼓励职业卫生科学研究、推广先进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第六条 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并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央直属、省直属和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有害作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
市(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群众监督,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有害作业单位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负有直接责任,合理安排职业病防治经费,专款专用;应当设置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制度,改善劳动条件,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等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八条 劳动者有了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和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的权利,有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权利,有依法要求有害作业单位改善劳动条件和获得职业病预防与治疗的权利。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等指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未采取治理措施,又未配置必须的个体防护设施的,劳动者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检举、控告。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守职业卫生制度,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二章 职业病预防
第九条 有害作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确定有关机构或人员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对所属有害作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第十条 有害作业单位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健康检查,未经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健康检查者不得上岗。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将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预先告知劳动者。
第十一条 有害作业场所应当严格按国家规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避免影响和污染其他场所。
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作业场所,应当配备紧急防范设备和医疗急救用品,确定急救人员,并制订急救预案。
有剧毒、放射源的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防范管理。
第十二条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全面准确地记录生产工艺流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涉及有害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等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涉及有害作业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和工程竣工验收,应当有卫生行政部门参加。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提出审核意见。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方可施工和投产使用。
第十四条 禁止将有害作业项目转移给没有相应防护设施的单位和劳动者。
第十五条 生产、引进或使用新化学物品时,应当附毒性评价和中毒救治等有关资料,并向省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毒性评价等资料不齐全的,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进行补充评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有害作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监督,加强对劳动者的健康监护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指导。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员应当经省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聘任,持证上岗,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的监督任务。

第三章 职业危害因素测定
第十七条 本省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测定机构实行资质认证制度。未经省卫生行政部门认证的单位,不得从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测定。
实施资质认证制度的具体办法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对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定期进行检测。无检测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职业病防治机构定期进行检测。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并定期如实向职工公布。
第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有害作业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实施质量监督,指定职业病防治机构对有害作业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有害作业单位必须接受职业病防治机构的监测。
第二十条 有害作业单位对监测结果有异议时,可以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有异议时,由省卫生行政部门裁定。
第二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人员对有害作业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义务。

第四章 职业健康检查
第二十二条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并建立健康档案。
第二十三条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对下列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一)从事或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
(二)从事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作业的。
第二十四条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对下列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一)从事或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
(二)从事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作业的;
(三)曾从事过有害作业,可能患晚发职业病并已离休、退休或者调离本岗位的;
(四)经职业健康检查,确定为观察对象的。
劳动者按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按正常出勤处理。
第二十五条 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向所在市(地)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五章 职业病诊断与处理
第二十六条 职业病诊断实行集体诊断的原则,执行国家和本省的职业病诊断标准。
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全省职业病诊断的技术指导和疑难、无诊断标准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市(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病诊断组负责本辖区的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市(地)职业病诊断组的诊断有异议的,可在接到诊断书之日起30日内向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仍有异议的,还可向国家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第二十八条 有害作业单位对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安排治疗和定期复查,必要时安排疗养;
(二)对不宜继续从事有害作业的,应当及时调离有害作业岗位;
(三)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职业病待遇。
第二十九条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或其他急性职业病的,发生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发生急性职业病需要医疗救援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抢救,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或拖延。
第三十条 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变动工作单位时,其职业病待遇应当由原单位负责或两个单位协商处理,双方商妥后可办理调转手续,原单位应当将其健康档案、职业病诊断证明及职业病处理情况等材料全部移交给新单位。调出、调入单位都应当将其情况报各所在地的职业病防治机构
备案。
劳动者调入新单位后,新发现的职业病不论与现工作有无关系,其职业病待遇由新单位负责。
职业病患者治疗期间,单位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待业期间发现患有职业病的,其职业病待遇由造成该职业病的单位负责;原单位已与其他单位合并的,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原单位已撤销或依法破产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停产整顿,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刑事责任:
(一)涉及有害作业的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或者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擅自投产的;
(二)有害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指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逾期不改的;
(三)未经审查同意擅自生产、引进或使用新的化学物品的;
(四)不按规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者违反规定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的;
(五)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造成重大影响的。
罚款一律上缴国库。
第三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和职业病防治监督人员必须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侵犯有害作业单位或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或起诉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1998年11月25日

黑河市城市供水管理实施细则

黑龙江省黑河市人民政府


第5号


《黑河市城市供水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实施。



市长:赵学礼

二OO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黑河市城市供水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它各项建设用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凡在黑河市城区内从事城市供水工作的单位和使用城市供水的用户,均应遵守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 黑河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细则的组织实施。
建设、规划、房产、物业、环保、公安、卫生、水利、消赖扔泄夭棵庞Ω鞲浩渲埃餐龊贸鞘泄┧芾砉ぷ鳌?BR> 第四条 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供水的现代化水平,实行城市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五条 城市供水企业,要坚持为用户服务的方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供水水源
第六条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城市规划、水利、环保、建设、卫生等部门,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利用水资源。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
本细则颁布实施后,将对现有的取水井分期分批依法取缔。
第七条 在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区域内,要设置戒严地带和限制地带。戒严地带和限制地带包括下列区域:
(一)地表水源,戒严地带为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以内的水域和陆地;限制地带为取水点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的水域和沿岸。
(二)地下水源,戒严地带为取水构筑物周围半径30米以内;限制地带为取水构筑物周围半径50米以内。
(三)水厂生产区内为戒严地带,水厂生产区外围10米范围内为限制地带。
第八条 在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区内,城市供水企业要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告示牌。
第九条 在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行为:
(一)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倾倒垃圾、有毒有害物品;
(二)建造与供水工程无关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三)采掘、挖窑、挖沙取土、建设墓葬;
(四)设置码头、清洗车船、堆放物品;
(五)游泳、垂钓、捕鱼、炸鱼、养殖、狩猎、放牧;
(六)其它污染水源水质行为。
第十条 在城市供水管网范围内,不得擅自凿井取水。确需凿井取水的,必须分别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部门审批。其水质要符合建设部、卫生部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停止该单位自来水的供给。现有未经批准的取水井坚决予以取缔。

第三章 供水设施的安装

第十一条 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或个人新建、改造、扩建供水设施,必须经城市供水部门批准,并在开工前将施工图纸交供水部门审核,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城市供水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严禁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新安装的供水设施,要符合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十三条 对用水不能间断或高层建筑需要二次加压的用户,由房屋产权所有者或管理者自行设置储水、加压设施,保证用水。
第十四条 供水设施的建设,要采用节水型设备和符合质量要求,使用年限长的材料,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材料。
第十五条 未安装水表的用户,按要求由产权单位及个人投资设表。由计量部门授权的水表检定站校验、安装。水表要按城市供水部门审定同意的图纸进行安装,不经供水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改动。

第四章 供水设施的维修和管理

第十六条 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维护和检修责任,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街路输(配)水管网的干线及其附属设施,由城市供水部门负责;
(二)自街路输(配)水管网干线接出的入户管线至室内的供水设施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自费安装者负责;
(三)单位的专用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由产权单位负责;
(四)凡单位或个人使用的自街路输(配)水管网干线接出的入户线,因漏水造成的一切损失和费用,由接出单位或个人负责;
(五)用户的水表必须按计量部门规定的检定周期检定,检定费由用户负责;
(六)因用户水管影响拆换水表时,用户应及时维修或更新,工料费由用户负责;
(七)公用消防上水鹤(消火栓)及自备消火栓,由消防部门和产权所有者负责维修。
第十七条 城市供水部门要加强供水管网检查和维修,确保安全供水。如遇不可抗力或突然性的灾害事故而造成的停水,使用户遭受损失时,供水部门不予负责,但应积极抢修,尽快恢复供水。
第十八条 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可以先施工,后补办占道、挖道等手续。
市政、交通等有关部门要配合城市供水部门,保证抢修及时进行。
第十九条 城市供水部门要督促产权单位对漏水的供水设施及时维修。对因不及时修理造成的漏失水量,由产权单位按水量的2倍缴纳水费。
对超过使用年限腐蚀严重的管道,供水部门有权封闭,令其更新。
第二十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不经供水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损坏、拆除或改动供水设施。
因工程建设确需改动或迁移城市供水设施的,必须经城市供水部门同意,所需的费用由建设单位负责。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开闭供水管网上的阀门。
第二十一条 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的与城市供水管道连接的户外管道及附属设施,应当经城市供水部门验收合格后使用,并由城市供水部门统一管理。城市供水部门在保证投资者用水需要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城市供水规划和管道供水能力,发展新用户。
第二十二条 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两侧各5米(郊区两侧各20米)之内,禁止爆破、挖坑取土、堆放垃圾、物料、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等危害供水设施安全和占压供水设施的行为。已占、压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遇有管道及附属设施维修时,应无条件移动或拆除。
城市供水管道及附属设施两侧8米以内严禁设置化粪池、污水井、沉淀池等有污染的设施。
城市供水管道的垂直地面上及两侧妨碍维修的范围内禁止埋设线杆、植树。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用泵在城市供水管道上直接抽水。需要加压或者对水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必须经城市供水部门同意后,设置中间水池,实行间接抽
水加压。
第二十四条 使用自备水源的单位,城市供水部门不予供水。其自建的供水管道不准擅自与城市供水管网连接。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城市供水的,必须经城市供水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二十五条 用户名称变更的,必须到城市供水部门办理手续。用户的管道未经城市供水部门批准,不得拆除(经批准后报停的用户方可对其管道不承担任何责任) 。
第二十六条 公用水站的房屋、管道等设施,未经城市供水部门同意,一律不准私自改建、出租、转让或拆除。
第二十七条 城市的消防上水鹤(消火栓)只用于扑救火灾。非火警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

第五章 供水管理

第二十八条 城市供水部门和自建设施的对外供水的企业,经资质审查合格,取得资质证书,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供水部门因设备维修和工程施工等有计划停水的,应当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通知用户。
第二十九条 城市供水部门,要按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卫生防疫部门按国家规定进行监督监测,使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十条 城市供水部门直接从事供水人员要定期体检。
第三十一条 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单位,要保证二次供水、储水设施及用水设备的完好,并负责定期清洗消毒。卫生、防疫部门按国家规定进行监测,防止水质污染。
第三十二条 有二次供水的单位,要设专人管理,实行全日制供水,不允许采用定时供水的方式影响用户正常用水。使用城市供水的所有用户除按规定交纳水费外,还要向物业和产权部门交纳二次供水设施的维修、养护、管理费和用于二次供水设施的电费。
第三十三条 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要到城市供水部门办理手续后方可用水。临时用水的,期满后需要继续用水应续办手续。
建设工程用水,必须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城市供水部门办理手续。
第三十四条 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未到城市
供水部门办理用水性质变更手续的,不准将生活用水用于生产和经营。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盗用、转供、转售城市供水。
第三十六条 城市供水按水表计量收费。暂无水表的,按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
环卫、绿化、市政、消防等专业公益事业性用水,应当装表计量收费。
第三十七条 用户水表发生故障时,当月用水量按前3个月平均用水量计算收费,并及时修复水表。
对于水表超过检定周期不检定的,当月用水量按前3个月的平均用水量再加1至2倍的水量收费,并限期检定。
第三十八条 城市消防上水鹤(消火栓)和单位的自备消火栓,由城市供水部门进行铅封,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擅自开封用水。发生火警时可开封用水,扑救火灾后应立即通知供水部门铅封。使用城市公共消防用水的,由消防部门向供水部门报送水量缴纳水费。使用自备消火栓的,由产权单位报送水量缴纳水费。
第三十九条 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要按规定交纳水费,不得拖欠和拒付。
门市和住宅为一舍,生活用水和商服用水界定不清的,统一按商服用水标准交纳水费。
各项基本建设项目,必须在开工前缴纳城市供水增容费。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城市供水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至5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行政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经资质审查和资质审查不合格的,超越资质审查证书规定的范围进行城市供水的;
(二)供水水质、水压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三)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履行停水通知义务的;
(四)未按照规定检修供水设施或者在供水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及时抢修的。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未按规定交纳水费的,限期补交所欠水费,按日加收所欠水费总额1‰的滞纳金;情节严重的, 可以并处1千元至5千元罚款;
(二)擅自开闭阀门、改动、拆卸水表,破坏水表铅封的处以1千元至5千元罚款;
(三)二次供水、储水设施出水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处以1千元至5千元罚款;
(四)未办理用水手续,使用城市供水的,处以5千元至1万元罚款;
(五)在规定的城市供水水源、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危害供水水源、供水设施安全活动的,处以5千元至1万元罚款;
(六)擅自拆除、改装或者迁移城市供水设施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以5千元至1万元罚款;
(七)擅自动用、损坏、埋压、圈占消防上水鹤(消火栓)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5千元至1万元罚款;
(八)擅自将自建设施的供水管网与城市供水管网连接的,处以1万元至5万元罚款;
(九)未办理变更手续,擅自改变用水性质的,除补交供水工程建设有关费用外,并处以1万元至5万元罚款;
(十)盗用或转供、转售城市供水的,处以3万元至5万元罚款;
(十一)用泵在城市供水管道上直接抽水的,处以3万元至5万元罚款;
(十二)产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的处以3万元至5万元罚款;
(十三)违反本细则其它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在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第(七)项、第(九)项、第(十)项、第(十一)项、第(十二)项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经市政府批准,在一定时间内停止供水。
第四十二条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或者其它原因危害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危害活动,造成损失的,由责任方依法赔偿损失,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窃、收购城市供水设施的;
(二)破坏城市供水设施造成严重危害的;
(三)对使用暴力妨碍、阻挠城市供水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第四十五条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细则由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