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大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7:42:34  浏览:96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

辽宁省大连市人大常委会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号)


《大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业经2012年6月26日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12年7月27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8月7日



大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

(2012年6月26日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2年7月27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不可移动文物,是指文物主管部门依法认定的下列文物: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社会和生产发展变迁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
第四条 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
第五条 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社会基金,专门用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六条 文物主管部门和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主管部门,应当做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七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义务,对破坏、损害不可移动文物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市或者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显著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第八条 不可移动文物中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核定、公布、备案和保护,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每三年向社会公布一次本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条 对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城市、镇、街道、村庄,由文物主管部门会同规划、房产等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和初步论证,符合条件的,依法组织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或者历史文化街区。
第十条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所在区(市)县文物主管部门登记并公布。
市及区(市)县文物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文物的保护需要,制定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第十一条 文物主管部门从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中,选择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确定为文物保护申报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依法申报核定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或者个人认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申报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可以向文物主管部门提出建议。
文物主管部门在确定申报单位时,应当征求文物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还应当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文物主管部门确定申报单位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并应当在申报单位确定后十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申报单位有效期为一年,自文物主管部门公布之日起计算。
申报单位属于申报核定国家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单位核定机关在有效期内未就其是否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作出结论的,文物主管部门可以适当延长有效期。
第十三条 文物主管部门确需划定申报单位保护范围的,应当商土地、规划、城建、房产等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划定申报单位的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指定保护管理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
在申报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需要在申报单位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申报单位的安全,其保护措施应当经公布申报单位的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土地、规划、建设、房产、城建等主管部门进行方案论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条 根据保护申报单位的需要,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申报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向社会公布。
在申报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的历史风貌。
第十五条 对申报单位进行修缮、迁移或者拆除,应当持可行性论证报告、设计施工方案等材料向文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文物主管部门的同意。其中属于修缮工程的,向文物所在区(市)县主管部门申请;属于迁移、拆除工程的,向市文物主管部门申请。
市或者区(市)县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修缮、迁移或者拆除的决定,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商市或县(市)土地、规划、房产等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六条 申报单位有效期到期或者文物保护单位核定机关就申报单位是否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作出结论的,申报单位的资格、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随即取消,并由文物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 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政府审定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及时向规划、房屋征收等主管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通报本行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名称、位置、保护级别、保护措施和期限等情况。房屋征收主管部门或者土地储备机构实施房屋征收或者土地储备时,应当就征收或者储备范围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征求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依法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
第十八条 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责任人签订保护管理责任书。保护管理责任书应当载明保护管理责任人的保护管理义务和依法获得政府或者文物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资助等权利。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责任人发生变更的,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与变更后的保护管理责任人重新签订保护管理责任书。
第十九条 从事旅游观光、宗教活动,举办大型活动,拍摄电影电视节目以及以其他形式利用或者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应当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第二十条 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不可移动文物内放置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等危险物品;在不可移动文物上安装消防、报警、雷电灾害防御等装置或者设施,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履行职责,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依法查处危害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和损害不可移动文物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不予登记公布,未制定具体保护措施的;
(二)发现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不依法申报核定文物保护单位的;
(三)不依法审批申报单位的修缮、迁移或者拆除工程的;
(四)不及时向规划、房屋征收等主管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通报本行政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情况的;
(五)实施房屋征收或者土地储备时,不依法对不可移动文物实施保护的;
(六)未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责任人签订保护管理责任书的;
(七)未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监督管理制度,不开展日常检查和定期巡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不提出整改意见,对危害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损害不可移动文物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根据授权,负责管理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政府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政府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的通知

1996年1月3日,外经贸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各对外贸易中心,各总公司:
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政府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已由我驻马达加斯加大使赵宝珍和马达加斯加外交部长雅克·西拉分别代表各自政府于1995年6月30日在马首都塔那那利佛签订。现将协定副本附后,请按照执行,并请各有关部委及各
地外经贸委(厅、局)向有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及工贸公司转发此通知。

附 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达加斯加共和国政府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
序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缔约双方”),为了增进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达成协议如下:
第 一 条
缔约双方同意根据两国有效法律和法规,努力发展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并鼓励各自国家的公司和企业在贸易、经济、投资和技术领域进行合作。
第 二 条
本协定提及的合作包括:
(一)贸易、经济和技术的信息交流;
(二)商品和服务贸易;
(三)兴办贸易、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发展项目;
(四)两国企业和公民在对方国家互相投资,兴办合资、合作及独资企业;
(五)为执行合同项目互派专家和培训必要的技术人员。
第 三 条
为促进两国贸易发展,缔约双方同意在商品进出口方面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但此规定不适用于:
(一)缔约任何一方为便利边境贸易已给予或将给予毗邻国家的优惠和便利;
(二)缔约任何一方由于已成为或将成为任何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或其他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国而产生的优惠和便利。
第 四 条
在本协定范围内,缔约双方达成的协议和签定的合同项下的付款均以可兑换货币或以缔约双方商定的其它货币支付。
第 五 条
(一)缔约双方鼓励两国企业家团组互访,相互举办展览会、参加博览会,并为此提供必要的便利。
(二)缔约双方根据各自有效的法律、法规,允许对方公司、企业在本国设立分支机构,并为此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 六 条
为了增进两国贸易,缔约双方在海运方面相互提供可能的便利。
第 七 条
为了本协定的顺利执行,缔约双方可指定机构和代表,负责监督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并通过协商解决本协定执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第 八 条
本协定自签字之日起临时生效,待缔约双方履行各自法律程序并相互通知之日起正式生效,有效期为三年。在期满前三个月,如缔约任何一方未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要求终止本协定,则本协定的有效期将自动延长三年,并依此法顺延。
对于在本协定有效期内签订的合同,超过有效期尚未执行完毕的,本协定条款将继续适用。
本协定在缔约双方协商后,可以通过换文方式修改,换文的内容即为本协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自本协定正式生效之日起,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八日在北京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同时失效。
本协定于一九九五年六月三十日在塔那那利佛签定,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法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政府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外交部长
赵 宝 珍 雅克·西拉
(签 字) (签 字)


劳动部关于颁发《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颁发《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的通知

1988年10月5日,劳动部

为加强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促进劳动部门检验机构健康发展,提高检验质量,我们制定了《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现发给你们。检验机构资格认可工作拟用三、五年时间基本搞完,请根据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资格认可工作计划,加强对检验所的领导,督促其根据实际条件和工作需要提出申请检验项目,并按照该规则的要求进行整顿、完善整理、创造条件、争取尽早完成资格审定工作。对已经劳动部门认可成立的其他部门的检验机构可参照该规则进行资格认可,但其检验业务范围一般仅限于在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本文下发前各地已制定的规定和办法,凡符合《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的,仍然有效;凡与该规则不符的,应参照该规则进行修订,缺项补齐。对已经资格认可的检验机构应按该规则进行复核。条件不低于该规则要求的,应按规定办理注册编号等手续;条件不符合该规则要求的,应令其整改、重新进行资格认可。
在该规则执行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反映给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附: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章程(试行)》的规定,为加强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促进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健康发展,提高检验质量,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劳动部门领导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
第三条 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范围分类如下:
(一)在用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1.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2.45MPa(25kgf/平方厘米)的在用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
4
大于或等于0.06MW(5×10 kcal/h)的在
用承压热水锅炉检验。
2.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45MPa(25kgf/平方厘米)的在用蒸汽锅炉检验。
3.第一、二类在用压力容器检验。
4.第三类在用压力容器检验。
5.在用气瓶定期检验。
6.在用汽车槽车检验。
7.在用铁路槽车检验。
(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1.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2.45MPa(25kgf/平方厘米)的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大于
4
或等于0.06MW(5×10 kcal/h)的承压热
水锅炉安装(含修理、改造,下同)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2.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45MPa(25kgf/平方厘米)的蒸汽锅炉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3.O、D、E级锅炉制造厂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4.A、B级锅炉制造厂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5.第一、二类压力容器制造厂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6.第三类压力容器制造厂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含现场组装)。
7.气瓶(包括无缝气瓶、焊接气瓶、液化石油气瓶、溶解乙炔气瓶等)制造厂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三)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第四条 省级以上(含省级,下同)劳动部门根据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确定并组织实施对检验机构的资格认可。
第五条 经资格认可合格的检验机构,可以从事批准范围内的检验工作。

第二章 基 本 条 件
第六条 检验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检验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二)检验机构技术领导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任职资格,熟悉业务,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组织能力。
(三)有一定数量的经考核合格的检验员和与开展检验工作相适应的各类专业人员。检验员和各类专业人员应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应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气瓶检验站除外)。技术力量的配备,至少应满足本规则附件一的要求。
(四)具备与其任务相适的检测手段、设施。检验仪器设备至少应满足本规则附件一的要求。
(五)有保证进行检验工作的岗位责任制,行政、技术管理制度,检验人员工作安全规定,检验工作质量保证措施和财务管理制度等。有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措施。
(六)有与检验工作范围相适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文件。
(七)能正确执行有关法规、标准。
(八)具有必要的办公地点和检验场地。
(九)必须在行政、技术和财务管理上独立于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销售、安装和使用者之外。

第三章 管 理
第七条 检验机构资格认可工作由省级以上劳动部门组织进行。
省级劳动部门所属的检验机构的资格认可,由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负责审批,并会同有关省级劳动部门组织实施;省级以下劳动部门所属的检验机构的资格认可,由省级劳动部门审批并组织实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根据情况派员参加。
第八条 实施资格认可的省级以上劳动部门(以下称资格认可审批机构)应组织资格审查组,负责对申请资格认可的检验机构进行审查考核。

第四章 程 序
第九条 申请资格认可的检验机构,经其主管的劳动部门审查同意并签署意见后,向资格认可审批机构提交申请书及其规定的文件资料(申请书格式见附件二)。
第十条 资格认可审批机构收到申请书和申报材料后,应进行审核,确定是否受理申请,并通知申请单位。
第十一条 对被受理的申请单位,由资格认可审批机构所指派的资格审查组,按照本规则第二章的规定及《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审查评定细则》(见附件三)进行审查考核,并将结果报告给资格认可审批机构。
第十二条 经考核合格的检验机构,由受理申请的资格认可审批机构审批,予以资格认可,并报劳动部予以注册编号。报请注册编号时,应随附检验机构资格认可申请书的副本;编号后,由审批机构颁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许可证。许可证由劳动部统一印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允许其经过整改,于六个月后再次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 劳动部统一公布取得资格认可的检验机构的名称、证书号码、检验工作范围和批准单位。
第十四条 已取得资格认可的检验机构需新增检验项目时,应向资格认可审批机构申请新增项目的检验资格。资格认可审批机构按照本规则附件一的要求,进行审批并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十五条 检验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检验机构在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应向资格认可审批机构申请复查。逾期不提出申请的,由发证单位在有效期满后注销其检验许可证书,取消其检验资格,并报劳动部备案销号。

第五章 监 督 检 查
第十六条 检验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检验后,应出具检验报告(或监督检验证书)。检验机构应对检验工作质量、检验报告(或监督检验证书)的正确性负责。
第十七条 检验机构应接受资格认可审批机构和受检设备所在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发现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一)不符合原考核条件者;(二)不能保证检验工作质量者;(三)因失职而引起严重后果者,可令其“限期改正”或“通报批评”,必要时可提请资格认可审批机构令其暂停检验工作或取消其检验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申请资格认可的检验机构应交纳资格审定费用,收费办法由劳动部统一规定。
第二十条 本规则由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基本技术力量和检验仪器、设备
------------------------------------------------------------------------------
序号| 检验工作范围 | 基本技术力量 |
------|----------------------------------------|--------------------------|
|额定蒸汽压力≤2.45MPa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 |
|(25kgf/平方厘米)的在用蒸汽 | (工程师以上); |
(一)|锅炉和额定供热量≥0.06 |2.锅炉检验员不少于二名;|
—1 | 4 |3.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一名 |
|MW(5×10 kcal/h)的在用 |(允许兼职)。 |
|承压热水锅炉检验 | |
------------------------------------------------------------------------------
------------------------------------------------
基本检验仪器设备 | 附注
--------------------------|--------------------
射线或超声探伤设备,测厚 |
仪,硬度计,检测量器具;安|
全照明设备;射线照相底片 |*者根据情况配备,
处理和评定设备*;耐压试 |也可以按合同借用。
验设备*。 |
|
------------------------------------------------
续表
------------------------------------------------------------------------------
序号| 检验工作范围 | 基本技术力量 |
------|----------------------------------------|--------------------------|
|额定蒸汽压力>2.45MPa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25kgf/平方厘米)的在用蒸汽 |程师以上); |
|锅炉检验 |2.锅炉检验员不少于二名;|
(一)| |3.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 |
—2| |于二名(其中应有射线探伤 |
| |人员,允许兼职)。 |
| | |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 |程师以上); |
(一)|第一、二类在用压力容器检 |2.压力容器检验员不少于 |
—3|验 |二名; |
| |3.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 |
| |于二名(其中应有表面探伤 |
| |人员,允许兼职)。 |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 |程师以上); |
(一)|第三类在用压力容器定期 |2.压力容器检验员不少于 |
—4|检验 |二名; |
| |3.Ⅱ级射线、超声、表面无|
| |损检测人员各一名(允许兼 |
| |职)。 |
| | |
------|----------------------------------------|--------------------------|
(一)|在用气瓶定期检验 |应符合国际《气瓶定期检验 |
—5| |站技术条件》的要求。 |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 |程师以上); |
| |2.压力容器检验员不少于 |
(一)|在用汽车槽车检验 |二名; |
—6| |3.Ⅱ级射线、超声、表面无|
| |损检测人员各一名(允许兼 |
| |职)。 |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 |程师以上); |
(一)|在用铁路槽车检验 |2.压力容器检验员不少于 |
—7| |二名; |
| |3.Ⅱ级射线、超声、表面无|
| |损检测人员各一名(允许兼 |
| |职)。 |
------------------------------------------------------------------------------
------------------------------------------------
基本检验仪器设备 | 附注
--------------------------|--------------------
射线、超声探伤设备,磁粉、|(1)*者根据情况配
渗透探伤设备,测厚仪,硬 |备,也可以按合同借
度计,检测量器具,安全照 |用。
明设备; |(2)取得了本序号的
射线照相底片和评定设备, |检验资格,同时具有
内窥镜*。便携式金相检查 |序号(一)--1的检
仪*,水压试验设备*。 |验资格。
--------------------------|--------------------
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探伤|
设备、测厚仪,硬度计、检测|
量器具,安全照明设备;射 |*者根据情况配备,
线照相底片处理和评定设 |也可以按合同借用。
备,便携式金相检查仪耐压 |
及气密性试验设备*;内窥 |
镜*。 |
--------------------------|--------------------
|
一、二类范围内的全部内 |(1)*者根据情况配
容。光谱分析设备*,化学 |备也可以按合同借
分析设备*;复膜金相分析 |用;
设备*;应力测试设备*,机|(2)取得了本项目检
械性能试验设备*。 |验资格,同时具有序
|号(一)—3项目的
|检验资格。
--------------------------|--------------------
|
|
--------------------------|--------------------
|
|(1)应有检验场地。
一、二类范围内的全部内 |(2)*者根据情况配
容、残液回收、处理及置换 |备。也可以按合同借
装置*,除锈和喷漆设备*。|用。
|
|
--------------------------|--------------------
|
|
一、二类范围内的全部内 |
容、残液回收、处理及置换 |*者根据情况配备也
装置*;除锈和喷漆设备*。|可以按合同借用。
|
|
------------------------------------------------
续表
------------------------------------------------------------------------------
序号| 检验工作范围 | 基本技术力量 |
------|----------------------------------------|--------------------------|
|额定蒸汽压力≤2.45MPa | |
|(25kgf/平方米)的蒸汽锅炉和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二)|额定供热量≥0.06MW(5 |程师以上); |
—1| 4 |2.锅炉检验员不少于二名;|
|×10 kcal/h)的在用承压 |3.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一名。|
|热水锅炉安装安全质量监 | |
|督检验 | |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 |程师以上); |
(二)|额定蒸汽压力>2.41MPa |2.锅炉检验员不少于二名;|
—2|(25kgf/平方厘米)的蒸汽锅炉 |3.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 |
|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于二名; |
| |4.应有焊接专业技术人员 |
| |一名。 |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二)|C、D、E级锅炉制造厂产品 |程师以上); |
—3|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2.锅炉检验员不少于二名;|
| |3.Ⅱ级射线专业无损检测 |
| |人员一名。 |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 |程师以上); |
| |2.锅炉检验员不少于二名 |
(二)|A、B级锅炉制造厂产品安 |(工程师以上); |
—4|全质量监督检验 |3.Ⅰ级射线或超声无损检 |
| |测人员一名; |
| |4.Ⅱ级射线或超声无损检 |
| |测人员一名(允许兼职); |
| |5.焊接专业技术人员一名。|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第一、二类压力容器制造厂 |程师以上); |
(二)| |2.压力容器检验员不少于 |
—5|产品(含现场组装)安全质 |二名(助工以上); |
| |3.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一名。|
|量监督检验 | |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 |程师以上); |
|第三类压力容器制造厂产 |2.压力容器检验员不少于 |
(二)|品(含现场组装)质量安全 |二名(助工以上); |
—6|监督检验 |3.Ⅰ级射线或超声探伤人 |
| |员一名; |
| |4.Ⅱ级射线、超声、表面探|
| |伤人员各一名; |
| |5.应有焊接专业技术人员。|
------------------------------------------------------------------------------
------------------------------------------------
基本检验仪器设备 | 附注
--------------------------|--------------------
|
射线、超声探伤设备,检测 |
量器具,安全照明设备,水 |*者根据情况配备,
压试验设备*。 |也可以按合同借用。
|
|
|
--------------------------|--------------------
|(1)*者根据情况配
射线、超声探伤设备,检测 |备,也可以按合同借
量器具,测厚仪,硬度计,安|用。
全照明设备,射线照相底片 |(2)取得了本项目的
处理和评定设备,水压试验 |检验资格同时具有
设备*。 |序号(二)--1项目
|的检验资格。
--------------------------|--------------------
|
射线、超声探伤设备,测厚 |
仪,检测量器具,射线照相 |*者根据情况配备,
底片处理和评定设备,水压 |也可以按合同借用。
试验设备*。 |
--------------------------|--------------------
|
|(1)*者根据情况配
|备,也可以按合同借
射线、超声探伤设备,测厚 |用。
仪,检测量器具,射线照相 |(2)取得了本项目的
底片处理和评定设备,水压 |检验资格同时具有
试验设备*。 |序号(二)--3项目
|的检验资格。
|
--------------------------|--------------------
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探伤|
设备,测厚仪,硬度计,检测|*者根据情况配备,
量器具,射线照相底片处理 |也可以按合同借用。
和评定设备、耐压试验、气 |
密性试验设备*。 |
|
--------------------------|--------------------
|
|(1)*者根据情况配
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探伤|备,也可以按合同借
设备,测厚仪,硬度计,检测|用。
量器具,射线照相底片处理 |(2)取得了本项目的
和评定设备、耐压试验、气 |检验资格同时具有
密性试验设备*、内窥镜*。|序号(二)--5项目
|的检验资格。
|
------------------------------------------------
续表
------------------------------------------------------------------------------
序号| 检验工作范围 | 基本技术力量 |
------|--------------------------------------|----------------------------|
| | |
| | 1.检验技术负责人一名(工|
|气瓶(包括无缝气瓶、焊接 | 程师以上); |
(二)|气炔、液化石油气瓶、溶解 | 2.压力容器检验员不少于 |
—7|乙炔气瓶等)制造厂产品安 | 二名; |
|全质量监督检验 | 3.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一名 |
| | 以上。 |
| | |
------|--------------------------------------|----------------------------|
| | |
(三)|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满足序号(二)--4、(二)--|
|性能监督检验 | --6、(二)--7的要求 |
| | |
------------------------------------------------------------------------------
------------------------------------------------
基本检验仪器设备 | 附注
--------------------------|--------------------
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探伤|
设备,测厚仪,硬度计,检测|
量器具,安全照明设备、射 |*者根据情况配备,
线照相底片处理和评定设 |也可以按合同借用。
备,耐压及气密性试验设 |
备、内窥镜*、力学性能试验|
设备*。 |
|
--------------------------|--------------------
|人员应熟悉商检有
满足序号(二)--4、(二)|关规定,单位应有所
--6、(二)--7的要求 |检产品的国内外标
|准、规范。
------------------------------------------------
注:检验机构最少人数推荐公式:
A=∑M--2(N+C)+2
式中:A——最少人数
∑M——各项目基本技术力量栏目
中人数总和
∑M=m(一)--1+m(一)--2+m
(一)--3+…+m(二)--7
m(一)--1——序号(一)--1的
人数
m(一)--2——序号(一)--2的
人数
依此类推
N——检验机构申请的检验项目数
C——修正系数
当 N=1时 C=--1
2≤N≤4 C=0
5≤N≤7 C=1
8≤N≤10 C=2
例1:某检验机构申请序号(一)--1,(一)--
2,(一)--3,(一)--4项目的检验资格,最少
人数按下列方法计算:
因为序号(一)--2、(一)--4项目分别包
括了序号(一)--1、(一)--3的资格,故检验
项目只计算序号(一)--2、(一)--4两项即
可。
N=2,C=0,∑M=m(一)--2+m(一)
--4=5+6=11
最少人数为:A=∑M--2(N+C)+2
=11--2(2+0)+2
=9
即:承担序号(一)--1,(一)--2,(一)--
3,(一)--4检验项目的检验机构最少人数为
9人。
例2:某检验机构申请序号(一)--2,(一)--
4,(一)--6,(一)--7,
(二)--2,(二)--4,(二)--6,(二)--7项
目的检验资格。
则:N=8,C=2
∑M=m(一)--2+m(一)--4+m(一)--
6+m(一)--7+m(二)--2+m
(二)--4+m(二)--6+m(二)--7
=5+6+6+6+6+6+6+4=45
最少人数为:A=∑M·2(N+C)+2
=45--2(8+2)+2
=27
即:该检验机构最少人数应为27人。

附件二:
编 号:〔劳认〕 号
--------------
注册号:--------------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申请书
单位名称----------------------(盖章)
填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制
------------------------------------
| 申请单位全称 |
|--------------------------------|
| 归属部门 |
|--------------------------------|
| 单位地址 |
|--------------------------------|
| 电 话 |
|--------------------------------|
| 单位性质 |
| (所有制形式、企业、事 |
| 业、经费管理形式) |
|--------------------------------|
| 成立时间 |
|--------------------------------|
| 资金主要来源 |
|--------------------------------|
| 由其他何种机构 |
| 给予过何种认可 |
|--------------------------------|
| 负责人情况 |
|--------------------------------|
| 单位总负责人 |
|--------------------------------|
| 技术负责人 |
|--------------------------------|
| |
------------------------------------
----------------------------------------------------------------------
|
--------------------------------------------------------------------|
|
--------------------------------------------------------------------|
|
--------------------------------------------------------------------|
| 电报 | | 电传 | |
--------------------------------------------------------------------|
|
|
|
--------------------------------------------------------------------|
| 现有固定资产总额 | |
--------------------------------------------------------------------|
|
--------------------------------------------------------------------|
|
|
--------------------------------------------------------------------|
姓 名 | 职 务 | 职 称 | 电 话 |
----------------|----------------|----------------|--------------|
| | | |
----------------|----------------|----------------|--------------|
| | | |
--------------------------------------------------------------------|
|
----------------------------------------------------------------------

------------------------------------------------------------------
| 检验机构情况 | 技 术 人 员 |
|--------------------------------------------------------------|
| 各 | 科 姓 | 高 | 工 | 助 | 技 |
| 科 | 室 | 级 | | 理 | |
| 室 | 负 | 工 | 程 | 工 | 术 |
| 名 | 责 | 程 | | 程 | |
| 称 | 人 名 | 师 | 师 | 师 | 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总人数|
|----------|----------------------------------------------------
|技术人员数|
|----------|----------------------------------------------------
|专业人员数|
------------------------------------------------------------------
----------------------------------------
专业人员数 | |
----------------------| 科 |
待 | | 其 | 室 |
定 | 检 | | 总 |
职 | 验 | | 人 |
称 | 员 | | 数 |
| | 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