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广泛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22:50:46  浏览:888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广泛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等


关于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广泛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
自去年12月中旬开始,中央宣传部和国内贸易部组织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响应,全国各地各大中商店积极参与,形成了“打假”的好势头。这项活动刚刚开始,就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倡导职业文明等方面显示
出积极意义,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赞誉。
“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开展,也在全国广大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加强自律意识、恪守职业道德、塑造良好形象”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应当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做好宣传教育和组织领
导工作,并从即日起,在全国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广泛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守法经营,勤劳致富,讲究职业道德,注重社会效益,为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就业门路,方便群众生活,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必须看到,由于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中有些人素质不
高,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败坏了自身的信誉,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与流通秩序,也影响了广大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的形象。通过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不但可以使广大消费者买到放心商品,还可以使经营者提高经济
效益,达到保证正常的生产与流通秩序,提高全民道德水准的目的。因此,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切实把此项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扩大宣传,抓好教育。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形式,广泛进行宣传。要充分利用现有舆论阵地,扩大宣传面,不留死
角,在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中形成讲道德,讲信誉,以真诚赢得信誉,以信誉保证效益的局面。要教育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生产和经营中做到“不掺假、不造
假、不售假”,守法经营。要把这项活动与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教育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遵守纪守法,诚实守信,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努力形成“为人民服务,对社会负责”的良好道德风尚,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为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
转做出积极努力。
三、严格管理,务求实效。在“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中,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要下大力气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严格执法,制止不正当竞争。对严重扰乱经济秩序,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场欺诈、假冒伪劣、哄抬物
价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予以打击,决不姑息迁就。
四、讲究方法,抓细抓实。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在“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中,要讲究工作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把工作抓细抓实。注意搞好四个结合:一是宣传教育与监督检查相结合。在搞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注重抓好监督检查。可建立
曝光台、举报箱和投诉电话。二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要教育经营者提高经营水平,使经营上档次、上规模、上效益。三是查处制假售假行为与宣扬先进典型相结合。对好的做法、先进事迹,要大力宣扬,弘扬正气,鼓舞
斗志,树立好的典范。四是群众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定期召开消费者座谈会,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要引导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自查自纠,自觉做到不生产、不销售假货,抵制假货,检举揭发制假、售假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准。
春节临近,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要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广大消费者购买到放心的商品,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各地开展活动的情况,请及时报告我们。





1996年2月1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机动车停车场备案办法

福建省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


厦门市机动车停车场备案办法


  第一条 根据《厦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第10条、第11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建设与管理局是本市机动车停车场备案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备案部门)。

  市建设与管理局委托市城市管理办公室实施具体备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 土地使用者、场所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以下简称备案人)应当将设置在以下场所的临时机动车停车场设置方案报备案部门备案:

  (一)政府储备土地及其他闲置代建土地;

  (二)公共建筑包括火车站、客运码头、机场、道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站、体育(场)馆、影(剧)院、医院、旅游景点、商务办公楼、对外承办行政事务的办公场所和商场、旅馆、餐饮、娱乐等经营场所;

  (三)对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共广场;

  (四)对公众开放的其他公共场所,包括物业区域公共场所、建筑退线公共场所、集体用地场所等。

  第四条 备案人应向备案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机动车停车场所设置的方案图和相关说明材料(原件);

  (二)机动车停车场所的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或产权证明文件;

  (三)机动车停车场属租赁经营的,还应提交租赁合同(复印件,核对原件);

  (四)机动车停车场进行收费经营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核对原件);

  (五)机动车停车场所需要进行建筑设置的,应提交规划批准手续;

  (六)机动车停车场属物业区域公共场所的,应提交业主大会的决定文件。

  第五条 备案人提交的资料形式符合要求,且机动车停车场设置方案未违反《厦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本市停车场设置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备案部门应在收到备案资料的五个工作日内发给备案人备案凭证。

  第六条 备案人提交的机动车停车场备案方案不符合《厦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或者不符合本市停车场设置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备案部门应当予以技术指导和帮助。

  第七条 备案部门应当对以下情形予以责令改正或移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查处:

  (一)已设置的机动车停车场的设置方案不符合《厦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或者不符合本市停车场设置标准和设计规范的;

  (二)机动车停车场的设置方案未向备案部门备案的。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

                             二○○六年九月十日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因公牺牲、病故一次抚恤金标准的通知

民政部 财政部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因公牺牲、病故一次抚恤金标准的通知

1986年3月27日,民政部、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沈阳、大连、哈尔滨、武汉、广州、重庆、西安市民政局、财政局:
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因公牺牲、病故一次抚恤金标准进行调整,现通知如下:
一、从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因公牺牲、病故的一次抚恤金,分别按下列标准发给:
(一)军队干部、志愿兵、机关工作人员因公牺牲的一次抚恤金,按其牺牲时的二十个月工资计发。
(二)军队干部、志愿兵、机关工作人员病故的一次抚恤金,按其病故时的十个月工资计发,但其最高数额不得超过三千元。
(三)义务兵、参战民兵民工和工资低于所在部队二十三级正排职干部的军队院校学员、志愿兵因公牺牲的一次抚恤金,均按军队二十三级正排职干部的二十个月工资计发;病故的一次抚恤金,按军队二十三级正排职干部的十个月工资计发。
二、被军委或大军区授予英雄模范称号的军人因公牺牲或病故,增发应领一次抚恤金的三分之一。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军人因公牺牲或病故,增发应领一次抚恤金的四分之一。
三、离休、退休的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因公牺牲或病故的一次抚恤金标准,也按上述规定执行(退休人员按本人退休时的全额工资计发)。
四、上述规定适用于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以后(含七月一日)因公牺牲、病故人员,凡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以前因公牺牲或病故的,其一次抚恤金仍按原规定标准执行。
五、调整因公牺牲、病故一次抚恤金标准所需经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财政解决。